不攻自破
文/莫易
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,社会上一直喧嚣着一种论调,那就是肆意聒噪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集体,是"大锅饭"、“养懒汉"、"经济发展缓慢"。
那么,计划经济时代大集体的经济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呢?
在大数据时代,我们就用大数据来说话。
用什么大数据?
用国之根本——生活必需品和现代工业发展关键必需品大数据。
1953年,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,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业已进行。因此,大集体经济发展我们就从1953年算起。
1953年-1975年,22年间:
粮食产量增长率70.5%;
钢铁产量增长率1250%;
发电量增长率2030%。
这样的增长率到底是快还是慢呢?
我们拿市场经济下的大数据来作比较。
1978年-2000年,22间:
粮食产量增长率 51.6%;
钢铁产量增长率 304%;
发电量增长率 433%。
另外,我们单独列举十年时期计划经济下的大数据。
1965年-1975年,10间:
粮食产量增长率46.3%;
钢铁产量增长率95.4%;
发电量增长率190%。
同样,我们单独列举市场经济下的十年大数据。
1981年-1991年,10年间:
粮食产量增长率 33.9%;
钢铁产量增长率 99.4%;
发电量增长率 119%。
从以上大数据,我们不难看出,大集体的22年,全国粮食产量、钢铁产量和发电量的增长率速度,明显高于搞单干的22年。即便是十年时期的10年,在这三项大数据中,除钢铁产量增长率略有下降外,粮食产量和发电量的增长率依然明显高于搞单干的10年。
或许有人要问:既然那时候的粮食增长率明显高于现在,为什么那时候还没现在吃得饱呢?
倘若真有人这样问,只能说是太幼稚。
1949年,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08.9公斤。
稻谷出米率一般在70%左右,小麦出粉率一般在75%左右。
也就是说,1949年,我国人均占有米面305斤左右,平均一天只有8两多一点,处于半饥饿状态。
1975年,我国人均占有粮食309公斤,换算成米面450斤左右,平均每天超过一斤二两,处于吃饱状态。
1953年-1975年,国家粮食总产量是逐年增长的,人均粮食占有率也是逐年递增的。而现在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在1975年309公斤的基础上递增的,所以现在自然比那时吃得更饱一些。
解决温饱问题的首要办法,一是加快粮食增长速度,二是合理分配现有粮食。
虽然搞单干后比大集体时人均粮食占有量提高了,但粮食增长率却并没有明显提高,反而有所下降。
1963年-1978年,粮食年产量是在按约4%的年增长率增长。
1982年-1998年,粮食年产量是在按约2.4%的年增长率增长。
之所以用1998年的粮食年产量作为搞单干的终端比较点,是因为此后粮食一直在减产,拿来比较会很难看。
大数据比较表明,无论是粮食产量,还是钢铁产量,亦或是发电量,计划经济下22年的增长率比市场经济下22年的增长率高出不是一点点,而是一大截。
这样的增长率,也只有计划经济下的大集体才创造得出来。
如果非要说计划经济下的大集体是“大锅饭,养懒汉",那么,那时候"懒汉们"的创造力,也足以令现在的”勤快人”望尘莫及、自惭形愧。
微信扫一扫,为民族复兴网助力!
微信扫一扫,进入读者交流群
网友评论
共有条评论(查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