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 首页 > 文章中心 > 网友杂谈

“五一”劳动节,忘记了初心,就等于背叛

作者:张承林 发布时间:2024-05-19 06:38:32 来源:民族复兴网 字体:   |    |  

  回顾一下历史, 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。1886年5月1日,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,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,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,终于获得了胜利。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,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。1890年5月1日,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,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,争取合法权益。从此,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、游行,以示庆祝。

  1920年的5月1日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九江、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、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、集会。李大钊专门在《新青年》上发表了《“五一”运动史》,介绍“五一”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“五一”的活动,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“五一”作为觉醒的日期。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《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》一文,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。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《劳苦者的觉悟》的演说,阐明了“劳动创造世界”、“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”的观点。在北京,一些青年外出宣传,散发《五月一日劳工宣言》,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、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。这是中国首次纪念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的活动,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“五一”劳动节。

  国际“五一”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,用顽强、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,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,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,这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。

  然而在时至今日的中国,却是体力劳动者不能过节、产业工人不能过节、人口最多的农民不能过节,他们非但不能过节,在五一期间还要负担起比平时更繁重的劳动,为那些“过节的人”加班加点 创造过节的条件。这是什么道理?有谁思考过这个问题吗

  难道原本是产业工人、体力劳动者通过罢工流血,为自己争取来的光辉节日,已经成了精英阶层,白领阶层、管理阶层、官僚资本队伍的节日了吗。难道真如普通劳苦大众所说,“五一劳动节不过也罢,因为它已经变了味了”吗。谁来回答这个问题?

微信扫一扫,为民族复兴网助力!

微信扫一扫,进入读者交流群

网友评论

共有条评论(查看

最新文章

热点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