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易:非蠢即坏
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,说上世纪70年代的工农兵学员,不是干部子女,就是走后门的草包,不但不公平,还白白浪费了高校教育的大好资源。
窃以为,此人不是蠢,就是坏。
新中国成立初,为了保持高校教育的连续性,全国的高等院校暂时沿袭建国前的招生方式,由高校自行命题、考试、招生,招的也都是有钱人家的子女。
自1952年开始,教育部颁布了全国高校统一考试招生的办法,并规定在成绩达到录取标准时,优先录取工人、农民和革命干部。
也就是说,文革前的高考招生制度,十分注意照顾工农子弟录取比例,相应控制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子弟和干部、知识分子的子弟。这样的招生制度,虽然看起来不公平,却是一种实际的公平,因为当时的工农占人口比例高达90%。
1966年6月2日,国务院发出高考必须彻底改革的通知,决定将高校招生工作推迟进行。
1968年7月22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发了题为《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》的调查报告及毛主席的指示:“大学还是要办的,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,但学制要缩短,教育要革命,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,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。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,到学校学几年之后,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。”
同年12月22日,《人民日报》再次刊发毛主席的指示: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,很有必要。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,把自己初中、高中、大学毕业的子女,送到乡下去,来一个动员。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。”
1970年5月,北大、清华两所大学向中共中央提交了招生的请示报告,拟实行“群众推荐、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”的招生办法,招收工农兵学员。同年6月,中央予以批准。
一声令下,群起响应。全国各地开始按照上级分配的学校入学名额,对那些政治思想好、身体健康,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、贫下中农、解放军战士进行初步推荐,上报当地县乡"革委会"批准,学校对其审查复核后,即可上大学。
据统计,1970年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北京医学院、北京航空学院等7所大学,共招收了8966名学员,其中出身于工人、贫下中农、解放军战士和其他劳动人民家庭的占98%,出身剥削阶级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占2%。
从1970年开始,到1976年结束,工农兵学员共招收了七届。每一届学员虽然有十几岁的小青年,也有三十几岁的中青年,有初中毕业生,也有高中毕业生,但他们都非常珍惜上大学的机会。在当年的大学校园里,到处可见他们认真学习的身影,早晨不到6点就起床背书,晚上熄灯后还有人在厕所看书,就连吃饭都站在一起讨论习题。总之,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从任何能拿到手的书籍中汲取有用的知识。
而针对学员受教育程度不一致的问题,学校也采取了很多办法,最有效的办法,就是将理论教学与真正实践相结合。即老师首先在课堂上把所学课程提纲挈领地介绍一遍,然后带领学员进行现场教学,到厂矿工地"学工"、到农村田野"学农"、到部队"营地学兵",一步到位,实现大学要求的基本理论、基础知识、基本训练的目标。
这种开门办学模式,使学员真正学有所长和学有所用。他们毕业后,按照"社来社走、厂来厂走"的原则,多数又回到了自己上学前的所在单位,只有少部分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。他们虽然学习时间短(两年或三年),但学习的知识总量并不比现在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的少,因而在单位都很快成为了工作、技术骨干。而且,他们任劳任怨、忠实肯干、重理想、讲信义,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。
七届工农兵学员,总共94万人,其中不乏知识界的巨擘、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、经济界的杰出人才、文艺界的巨匠大家。在这94万人中,仅两院院士就多达40余人,而近年来的高级领导,则大多数都是当年的工农兵学员,可谓人才济济、中流砥柱。
反观现在的大学生,象牙塔尖的,基本上都跑去效忠星条旗了;处于塔中的,基本上都争着去贪污腐败了;处在塔底的,基本上都只能去跟中小学生抢着跑腿、打螺丝了。
这样的高考招生和高校教育,又有什么意义呢?
微信扫一扫,为民族复兴网助力!
微信扫一扫,进入读者交流群
网友评论
共有条评论(查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