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莫易:率先垂范
只要看到网友发的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或韶山毛主席铜像广场的视频,无一例外都是人来人往、络绎不绝。
为什么怀念毛主席和毛主席时代的群众越来越多?
有一点毋庸置疑,那就是毛主席开创了一个清正廉洁的时代。
为什么毛主席时代清正廉洁?
原因很简单,因为毛主席率先垂范!
不说别的,单说毛主席吃饭一事。
据毛主席家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回忆,毛主席家的餐桌上,从来没有过山珍海味,每天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家饭,而且毛主席从来没有提出过想吃什么、要吃什么,一日三餐全由生活管理员自行安排。
吴连登老师是1964年10月到毛主席家里做生活管理员的,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才离开。可以说,他对毛主席的真实生活最有发言权。
今天看到他的一条视频,讲的就是毛主席吃饭的事。
由于毛主席工作忙,每次饭做好后,都是他给毛主席端过去。有一次,他给毛主席送第二个菜时,正好看见毛主席用手抓起掉在桌上的几粒饭要往嘴里送,他急忙叫了声"主席‘’,毛主席回头一看是他,就问:"你怎么了?"
他说:“饭都掉桌上了,脏了,不卫生,不要吃!"
可毛主席还是把手上的几粒饭放进了嘴里,边嚼边问他:"你知道这粮食是怎么来的吗?可不要小看这几粒米饭呀,这可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,浪费粮食,就是浪费农民的汗水哪!农民苦啊,还有吃不上大米饭的,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粮食。"
吴连登老师说,他听后当时脸都红了。他知道,毛主席最看不得百姓受苦,最看不得铺张浪费,特别看不得贪污腐败。
那毛主席有没有吃过山珍海味呢?
"吃过,"吴连登老师肯定的说:”但只有在参加宴请外国国家元首的时候才吃得上。就是说,主席并不是不吃山珍海味,他就讲了,现在我们国家还很穷,这些山珍海味,老百姓还吃不起,等到什么时候老百姓都吃得上了,我再吃。”
在视频中,吴连登老师还持别提起毛主席讲过的一番话:“我们这个国家,不缺我一个人吃的,一个人喝的,一个人花的。如果说我要随便吃了、花了、拿了,那么部长可以、省长也可以、县长村长都可以,这个国家就没法治理了。”
上有所行,下必效之。毛主席明白这个道理,作为党的主席,为了全党的廉政建设,他始终做到正人先正己。
可能有人要说,连主席都得吃普普通通的农家饭,还不是因为那时候穷。
关于这个问题,笔者已经在多篇文章中讲过"穷“的原因。
简单来说,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其实就是一个高积累低消费的时期。小到一个家庭,大到一个团体乃至于国家,从创业到发展壮大,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。新中国从一个满目疮痍、百废待兴的落后的农业社会,跨入到了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社会,其中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。
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国近现代史,就会明白国家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工业化建设。因为不这样,就不能保证国家的独立自主,就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。而国际形势的险恶,又迫使我们不得不加快工业化进程,这又进一步的压缩了国民的消费。短短二十几年就从零基础实现完工业化,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,也是父辈艰苦创业的丰厚回报。
也就是说,前三十年生活水平低是为发展高积累所致,而并非经济水平低。
前三十年的经济水平究竟如何,周恩来在1975年1月13日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谓最权威的答案:
"我们超额完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,第四个五年计划一九七五年也将胜利完成。我国农业连续十三年夺得丰收,一九七四年农业总产值预计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一。这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。全国解放以来,尽管我国人口增加百分之六十,但粮食增产一点四倍,棉花增产四点七倍。在我们这样一个近八亿人口的国家,保证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。工业总产值一九七四年预计比一九六四年增长一点九倍,主要产品的产量都有大幅度增长,钢增长一点二倍,原煤增长百分之九十一,石油增长六点五倍,发电量增长两倍,化肥增长三点三倍,拖拉机增长五点二倍,棉纱增长百分之八十五,化学纤维增长三点三倍。在这十年中,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,建成了一千一百个大中型项目,成功地进行了氢弹试验,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。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动荡、通货膨胀的情况相反,我国财政收支平衡,即无外债,又无内债,物价稳定,人民生活逐步改善,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,蒸蒸日上。"
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、蒸蒸日上。这才是真实的毛主席时代!
以下图片来自毛主席纪念堂

微信扫一扫,为民族复兴网助力!

微信扫一扫,进入读者交流群
网友评论
共有0条评论(查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