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 首页 > 文章中心 > 网友杂谈

王明、汉奸与崇洋媚外

  西元1956年1月,王明以治病为由赴莫斯科,从此就滞留苏联再未回国。据《王明传(增订本)》(周国全、郭德宏著,人民出版社西元2014.7出版)中披露的一个史料称:《莫斯科秘档中的中共秘史——潘佐夫(A.Pantsov)2004年6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演讲(摘要)》说:“约1967或1968年,有一份王明与安德罗波夫(当时的苏共中央主席)的谈话记录。是王明要求安接见他的。王说现在中国的情况相当严重,请求苏联派军队到内蒙古去,内蒙古的……是他的朋友,会配合苏军的,然后再攻打北京。”(参看:1967年至1968年王明曾与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谈话,要求苏联出兵内蒙古)

 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传记,其作者不可能虚构外国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演讲记录;潘佐夫是“俄裔美籍学者”(“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”网站西元2018-9-30有《俄裔美籍学者亚历山大·潘佐夫来访天津大学张太雷研究中心》的报道),有条件看到俄罗斯保存的苏联时期历史档案,也不存在捏造王明与安德罗波夫谈话记录内容的必要。所以,上述有关王明的史料应该是真实的。

  王明身为中国人,竟然主动“请求”外国派军队攻打自己的祖国,这当然是不折不扣的汉奸言行。他之所以堕落至此,除了利欲熏心,主要是因为具有严重的崇洋媚外思维。

  近代以来的著名汉奸大多崇洋媚外,比如汪精卫、胡适等类,因为其“反共”,可称之为“右”的崇洋媚外之徒。王明的不同之处在于,他有“共产党员”、“马克思主义者”的头衔,当名之曰“左”的崇洋媚外之徒,其崇媚的对象是当时的苏联。

  西元1941年,毛泽东主席在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一文中不点名批评党内“言必称希腊”的一帮人,指出他们脱离中国实际,盲目推崇外国理论(“希腊”代指苏联经验),忽视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研究,“对于自己的祖宗,则对不住,忘记了”。这些“言必称希腊”的人之中就包括王明。西元1945年,毛主席曾说:“王明问题的关键、症结之所在,就是他对自己(指中国革命)的事考虑得太少了,对别人(指苏联)的事却操心得太多了。”(参看《师哲回忆录:1945年七大时的毛主席》)“言必称希腊”、“对自己的事考虑太少,对别人的事操心太多”,这正是崇洋媚外的表现。

  从王明的人生来看,他之所以崇媚苏联,主要应该是两方面原因:一方面是思想观念,他熟读了不少马、恩、列、斯的“经典著作”,思维沉陷于苏联的革命实践经验和理论之中;另一方面是自身名利,他在中共党内领导人地位的确立和稳固,完全依靠苏联人的提拔和支持。这两方面因素交织混杂在一起,使他自西元1925年第一次去苏联开始,终生保持了对苏联的崇媚依附。这种崇媚,在他窃夺党内领导权失败并持续受到批评、内心愤懑的情况下,又遇到中苏两党两国尖锐对立的时机,就化为他干出汉奸行为的动力。

  当下有不少崇媚西方的大小“右”类公知,但也存在着一些把“马克思主义理论”挂在嘴上的“左”类公知,二者本质上都是崇洋媚外,其思想意识,用西元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处理卫生部的贺诚、王斌两人企图“取消中医”问题时所说的话来讲,就是“鄙视祖国文化遗产”(参看 建国初期两个“老革命”欲消灭中医表明了什么)。崇洋媚外不一定就会成为汉奸,但王明的事例表明,它是许多汉奸的重要思想基础之一。

微信扫一扫,为民族复兴网助力!

微信扫一扫,进入读者交流群

网友评论

共有0条评论(查看